南京市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讲述被泪水凝固的历史

来源:leyu乐鱼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4-24 17:31:41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利济巷2号,由8栋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组成,总用地面积达3680平方米,保留并修缮的建筑面积为3160平方米,建筑基底面积为827平方米,建筑密度为22.46%,容积率为0.90,建筑高度为11.10米。

  该建筑群最初是由中将杨普庆于1935—1937年期间陆续建造完成,名为“普庆新村”,包括双拼、联排住宅,旅馆,商铺等。日军侵占南京后,将此处改造为“东云慰安所”(韩国籍慰安妇住所)和“故乡楼慰安所”(日本籍慰安妇住所),前者用于接待日军普通士兵,后者用于接待日军将校以上军官,是战时日军在华首都中心地带设置的高等级慰安所旧址遗存。

  2003年11月21日,朝鲜籍慰安妇朴永心来到南京,亲自指认利济巷2号就是当年的“东云慰安所”,而2号楼上的第19号房间正是她当年被拘禁的地方。至此,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成为目前唯一被在世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旧址,也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日军高等级慰安所旧址之一,还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

  2014年6月17日,利济巷慰安所旧址被增补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和主导下,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工作真正开始启动:原有的建筑整体的结构得到了修缮和加固,整个建筑外观得以恢复并展示历史原貌。根据文物保护的要求,建筑物原功能被调整为主题展览、遗迹展示等,同时还承担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馆的功能。

  通过与慰安妇研究领域多位权威专家合作、走访老街坊的见证者、查询并汇集整理各历史档案馆的资料,再经过严谨的历史考证与分析,可确定多个关键性阶段并分期,揭示出整个建筑群背后所蕴含的特殊历史背景和文化信息,既能从城市层面进行解读,梳理出一段清晰的城市特定街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又可放到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大历史脉络中进行评价与解读。

  文物建筑本体作为旧址陈列馆最重要的展品,需要在外观原貌、内部空间布局、内部陈设与细部做法等方面,整体性地恢复历史原貌,再现一段特定历史时期建筑群体的内外风貌。通过对现场进行细致的勘测、调研,配合相关历史资料的梳理,设计人员完整地分析出整个建筑群的内外部形象、空间布局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这为更客观地展现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为最大程度地保持文物建筑的原真性,坚持不落架的原则,在结构加固补强的设计上采用了多种方法,最后以揭顶维修的方式完成了对所有文物建筑的修缮工作。同时,设计人员还突破表观的风格、样式,着重研究该项目所包含的一系列特殊工艺、做法、材料组合,包括外墙小拉毛混色粉饰、木质门窗(混色清漆)、多种三角木桁架、勒脚下架空层地梁及通风口、坡屋面封檐及排水设施、烟囱做法、木质楼梯与密肋木楼面的交接等,通过多轮样板试做的方法予以验证,在正式的修缮工作中改进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历史研究考证出曾经肯定存在而现今不存在的,按着建筑的真实的情况和今后陈列馆的使用上的要求,结合复原的可操作性等实际限制条件考虑,来决定是不是复原。确定需要复原并可以修旧如旧的,以旧样式完全复原;确定需要复原而无法确定其样式的,建议采用新材料和构造进行意向性复原,以示与历史原貌的区别并保持历史考证的严谨性。此外,在系统选择和具体设计新增添的设备时,应严控并减少对原有建筑本体的影响,充分尊重历史建筑的原有内部空间布局与光照、视线方向,隐蔽设置各配套服务设施,以求达到最佳的空间效果。

  ◆文物建筑历史外观的复原难题。虽然经过多方不同渠道的努力,但并未寻找到该项目的原始设计图纸,仅有部分民国时期的地籍图能够反映当时建筑的大致布局和坐落位置。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组文物建筑群经过多轮使用功能的转换,其内外部均存在大量后期增改建的痕迹。因此,能否准确判断并识别文物建筑的历史外观原貌,成为修缮设计的首要难点。通过对现场建筑遗存全方位的勘察和测绘,伴随着工作进展中对现场的不断揭示和识别、判断,最终基本厘清了整个建筑群的历史外观原貌,并保存了有代表性的外饰面做法残片,为具体的施工提供了样板。

  ◆结构的加固补强难题。该组文物建筑群,始建时采取的建造标准并不高,后期经专业的结构检验测试已经判定其为危房、险房,既有的结构完全不能够满足安全性要求。为最大限度保证该组文物建筑群的历史原真性,避免因采用落架大修的方式对原有的结构体系造成破坏,因此在结构设计上针对每个建筑单体,都制定了不同的加固补强方法,综合运用了环氧树脂砂浆、钢丝网片、钢板带梁柱、碳纤维条带等特殊方法,实现了以揭顶维修的方式,对文物建筑结构可以进行了加固和补强,并提高了整个建筑物的抗震级别的目的。特殊的结构加固设计,严格遵循了保留建筑内外观原貌的原则,尤其是部分清水砖砌墙体,完全保留了原有的外观形象,贯彻并坚持了历史建筑修缮中的原真性原则。

  ◆文物建筑内部空间的历史布局难题。该组文物建筑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多轮使用功能的转换,其内外部均存在大量后期增改建的痕迹。经过严格的历史考证与分析,基本厘清了所有建筑单体内外部空间的布局关系和原有流线设置,并在新的展陈设计中,尽可能地遵循了原有空间布局和流线导向,使文物建筑本身成为最重要的陈列展品。

  ◆城市层面的人、车流引导难题。该地块的建筑密度较高,且位于南京的城中核心地带,周边集聚了大量的办公、居住人流;毗邻的科巷、利济巷街角,又因保护文物建筑的要求无法进一步拓宽。因此,如何缓解城市不同人流对地块带来的压力,有效引导并安置新的参观人、车流,成为了城市层面上的一个难题。本项目采取了分流的方式,将东侧毗邻地块作为今后陈列馆的发展用地,在地下设置停车场,并将停车场出入口从利济巷转移到长白街,充分缓解了科巷、利济巷的交通压力。利用利济巷街口的原过街楼设置人流入口,呼应了该地块原有的出入口位置,引导参观者体验其历史空间穿行的序列关系,最后通过地块中部的出口从科巷离开,有效缓解了建筑物在整个城市层面上需要应对的街角人、车流压力。

  ◆原始构造的做法和材料的选择难题。该组始建于民国中期的文物建筑,在其建筑材料的选择和细部构造方法的使用方面,带有典型的时代特点。本项目研究人员梳理了建筑物从屋面、墙身、楼地面到基础的不同构造做法,挑选出一系列有代表性的部位作为研究重点,并在现场揭示、逐层测绘,保存有价值的实物做样板,基本厘清了原有的构造做法与材料组成。在具体的修缮施工中,严格限制建筑材料的来源,不惜代价收集花旗松老料和同规格的老青砖,并在现场试做了大量样板,待工艺完全成熟、效果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开展大规模施工,最后的效果完全达到了“修旧如故”的要求。

  ◆新增配套设备与文物建筑既有空间的共存难题。该组文物建筑未来将向广大市民开放,并将用于公众性展览和陈列馆,因此增加部分配套设施是必要且合理的。除了基本的强弱电、上下水之外,新增添的设备的难点还在于消防与空调上。为减少对文物建筑的损害,该项目选用了高压细管径的细水雾喷淋系统,系统平时工作时不带水压,消除了虚警时会造成的泡水隐患。消防水箱和泵房暂采取临时性设施,待东侧地块完成时,再统一设置在地下,这样做才能够保持建筑外部空间的完整性。空调系统按建筑单体分系统设置,外机的安装的地方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参观人员的视线范围,避免了对历史原貌的影响。

  ◆文物建筑与展陈空间的协调难题。该项目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就确定了建筑与室内展陈统一协调的原则。绝大部分展厅的内部,都尽可能地使用过滤了的自然采光;新增的展柜、展板依据原有墙面进行布局,避开了原有的门窗洞口位置,将室内新增隔墙的数量减至最小;充分尊重原有的内部空间和流线布局,将新开门洞的数量优化至最少,并与老门洞口进行明显区分。

  上述工作难题,都是伴随着工程的逐步深入,在设计师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和优化、并现场跟进的情况下得到解决。最终,在保证时间节点的前提下,该工程高质量、高完成度地顺利竣工,达到了“修旧如故”的要求及内外一体的协调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该项目作为社会文化公益性项目,完全由南京市政府投资,虽然在经济上仍需要政府持续的支持,但会持续产生相当程度的社会、政治、文化效益。

  2015年12月1日,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举行了开馆仪式并试运行。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这里是亚洲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日军高等级慰安所旧址,更是中国大陆第一座经在世慰安妇亲自指认、以“慰安妇”为主题的纪念馆。中央宣传部、江苏省、南京市的多位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群众共300多人出席了当天的开馆仪式,引发了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当前,日本千方百计地否认日军“慰安妇”制度及其史实,阻挠“慰安妇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能够存下来,作为历史见证向世人开放,说明南京市政府、南京人民是有正义感和担当的。该陈列馆开馆后,免费向公众开放,目前已接待了大量的国内外参观者,产生了较大的国内、国际影响。该馆还设置了慰安妇研究中心,将持续推进相关历史的研究。中国目前已经与韩国等国取得共识,就“慰安妇档案”一事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请,力争使其进入“世界记忆名录”,成为锁定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

【48812】湖北荆门京山烟草雪天暖心服务不停歇

 

重庆七七抗战大礼堂的前世今生——风雨礼堂80载但闻依稀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