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教”改革避免“木桶效应”

来源:leyu乐鱼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3-11 14:08:03

  “学校层面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一体化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避免产生‘木桶效应’而导致出现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沈士德教授表示。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系列文件的出台,为新一轮职教大改革大发展指明方向: 加快建立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当前的重要任务。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沈士德教授表示,“落实好这项任务的基础在于全面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三教’及其改革活动贯穿人才教育培训的全过程,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 ”

  学院把贯彻“职教20条”、落实“双高”建设,作为学校推进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来抓,其“三教”改革具体是怎么样开展的?且看沈士德教授与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的经验分享。

  沈士德:关于“教师”怎么改,学校的做法是“以打造混编教学创新团队为着力点”。着力打造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学校通过引培结合,每个专业群都建有一支由企业技能大师、产业教授、技艺传承人和学校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校企互通、专兼结合、教研相长”的混编教学团队。着力打造国际混编教学团队:学校与国外标杆高校开展深度合作,设立海外教师工作站,合力打造国际混编教学团队,借鉴国际先进职业标准,与走出去企业共建专业和课程。着力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实施教师技能提升鼓励措施,如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技能培训、担任访问工程师等,能取得学校满工作量的绩效津贴和企业津贴,激发教师深入企业锻炼的热情。

  关于“教材”怎样改,学校的做法是着眼“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一方面强化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学校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专业课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运用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标准和实训标准;着力推进文化育人建设,打造校本特色的德育课程教学体系;着力推进劳动教育,促进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相融合。另一方面,实现教材形态立体化。依托大量在线开放课程等优质资源,学校与深度合作企业共建课程中心,进行课程与教材开发;以“信息技术+教材”为重点,打造100部集成在线教学资源的立体化、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再一方面,推进教材更新动态化。学校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探索构建了工作过程导向的“通用平台+专业模块+个性发展”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配套的新形态教材每年按需更新,三年系统性修订,及时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保障教材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适应性。

  关于“教法”如何改,学校的做法是唱好“建场景、创形态、转方式”三部曲。第一,搭建立体化学习空间。学校近年来陆续建成157间智慧课栈、探究型智慧教室、研讨型智慧教室等三类教学场景,推进“信息技术+教学+管理”,服务智慧化教、泛在化学,促进了全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第二,创新课堂教学形态。学校推进教育学生的方式改革,打造一批线上、线下“金课”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全部专业核心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讨式学习与团队协作化实践,以学习过程和成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第三,改变课堂教育学生的方式。学校近3万平方米的理实一体实训室和实训场,使得建筑类专业全面实现学做合一;开发虚拟实训资源,实施虚拟实训—模拟实训—实操训练—创新训练四个层次递进式培育学生职业技能,充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有机融合,切实提升了职业技能培养质量和效果。

  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激发师生热情参加“三教”改革方面有哪些好的举措?

  沈士德:为激发教师参与“三教”改革的积极性,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举措:

  (1)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学校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全校教师的培训,制定了《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混编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突出加强优秀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了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资源建设、实训平台建设和教学改革。

  (2)建立教师动态管理机制。学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探索“编制到校、经费包干、自主聘用、动态管理”模式,促进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制定了《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办法》,从制度上明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要求,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方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3)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学校校情的激励机制。学校制定了《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评审管理办法》《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等制度,充分的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发二级教学单位的主体意识和办学活力,充分调动职能部门和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吸引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工程师到高职院校担任教师、产业导师。教师职务、职称评聘与晋升、评先评优,不唯学历,不唯论文,重点考核师德、双师素质和教学实绩等方面的情况。

  沈士德:完善教师发展路径,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学校将教师双师能力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基于“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以“校企合作、产教互融、专兼混编”为原则,以“外引内培,德技双进”为手段,拓展教师培养途径,通过“五位一体”双师队伍建设举措,打造一批可以上得课堂下得现场的优质混编教学团队,以及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的高水平双师队伍。

  完善校企联合机制,开发高质量新形态教材。学校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放在首位,明确不同课程类型教材建设标准,突出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培训,建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的教材研究、开发、使用、检查、评价的一体化建设体系。发挥教材选用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建成“国家—省—校”融合在线资源的新形态教材体系,建成一批高质量的融媒体教材、项目化教材。

  完善管理激励机制,推进教法研究教学改革。学校以智慧教育方法的理念为指导,以服务智慧化教学、泛在化学习为目标,借力信息技术,以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推进课堂重构,服务智慧化教、泛在化学。推广“课堂革命”必需的教育学生的方式和手段,积极地推进教学改革研究,建立课程内容模块和教学小组成员专业结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对应关系,推进不同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团队式教学模式,改变课堂形态,优化教学过程,全部专业核心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项目化教学、研讨式学习与团队协作化实践,以产出成果评价学习效果,打造一批示范效应的“课堂革命”案例成果。

  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您建议其他高职院校基于当前情况,在实施“三教”改革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沈士德:基于已有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其他高职院校第一步是要注重“三教”改革统筹一体化推进。教师是实施人才教育培训的主体,教材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载体,教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在人才教育培训过程中,三者既是关键环节,又是决定因素,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构成了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保障系统。学校层面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一体化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避免产生“木桶效应”而导致出现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其次需要注重思想解放,破除传统思想的禁锢。思想观念的解放程度也是“三教”改革是否有效的最大决定因素。深化职教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观念,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就无法最大限度激发教师的创新创造活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终究离不开“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教师的教育方法的理念更新、教学能力加强、教学质量提升都将直接影响教材、教法改革。思想不解放,深化“三教”改革就不会到位,效果将大打折扣。

科学时报:基础研究中的“木桶原理”和“长指理论”

 

木桶效应:抓最长的不如抓最短的